智慧农业:清风消痛细辛育苗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发布时间:2022-03-02 14:20:06
细辛是一种名贵的地道中药材,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它能够在零下40度的温度下存活下来!细辛分布面广,产量高、质量好,远畅销国内外。细辛以全草入药,味辛、性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有祛风、散寒、温肺、行水、开窍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此外,细辛还具有抗炎免疫、局部麻醉、提高新陈代谢、抗菌作用,亦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细辛还可加工后运用到不同领域,其经过水蒸气蒸馏后可以得到精油,在化妆品、医药界使用的比较多,它能够起到抗菌和消炎以及镇痛等功效。并且在一些感冒药的成分中都可以看到它的成分,是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作物。
细辛是一种可以套种的植物,可以和树林种在一起,也可以和粮食庄稼等种在一起,既不会抢营养又耐生长,还可以和一些树木互补互利,生长周期大部分都是在3年后,其产量也非常高。
种植细辛,要注意细辛喜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以山地棕壤和森林腐殖质土为更好。栽培细辛应选择地势平坦的阔叶林的林缘、林间空地、山脚下溪流两岸新垦地、老参地或农田。土层要深厚,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生长期间一般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5月上、中旬进行,第2次在9月中、下旬进行,每年春季干旱时,应于行间灌水,保持湿润。
细辛育苗技术
选地、整地
细辛的场地选在林下或有阴棚设置的参后地、园田地均可。林地栽植应选在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以透光度适宜、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地块为佳。非林地栽培细辛最好选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透性差的黏土、砂性过大的漏风地以及低洼、过于干燥而土层浅的岗地均不适宜。林下栽培细辛,整地时先将底柴割净清除场外,再用耙子搂出石块等杂物,然后开始刨地。深度视土层深浅而定,不要刨出老板底,一般深5—20厘米即可。刨完头遍后再用耙子搂一遍,将草木根清出田外,搂平后再细刨一遍,将土中遗留的草木须根刨出,搂净搂平后即可做床。采用农田或园田地栽培细辛,要先把地翻一遍(深20—30厘米),打碎土块,每667平方米施猪粪2000—3000公斤,将粪肥翻入土中拌匀、搂平、整细,再进行做床。顺山坡或稍与山坡倾斜做畦,不要横山做畦,以防雨水冲刷。一般畦宽1.2米,高20厘米,长短可根据地形而定,一般10—30米为宜,过长不易整平,作业道宽0.8米。林下土质肥沃,一般不施基肥。
播种
细辛种子的特性是干籽不易出苗,采收后应趁鲜播种。否则将随着干放时间的延长,发芽能力逐渐降低。试验证明,鲜种子的发芽率可达96%,干放60天发芽率降为2%,如干放时间再长播后全不出苗。适时播种是提高发芽率和保证全苗的关键,采种后如土壤墒情好即可播种。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最迟不要超过7月末,否则影响长根。
细辛播种方法
播种分撒播、条播、穴播和整果播4种方法。
撒播法是在畦面上做成3厘米左右深的畦槽,槽底刮平,再将拌5倍细砂的鲜种均匀撒在做成的畦槽内,再用过筛腐殖土覆盖2厘米厚,要求覆土均匀一致。撒播出苗均匀,每株有一定营养面积,有利于生长。但顶土能力弱,如遇土壤板结不易出苗,而且除草费工。适合在参后地及土质疏松肥沃的林下地播种。
条播法是在畦面上按行距10厘米横开沟,沟深3厘米,每行播种120—150粒,种子间距1厘米左右,覆土2厘米。每帘约用种子250克。条播法适用于园田地育苗,种子较集中,易拱土出苗,便于松土除草,但产苗数量少。穴播法是在畦面上刨埯播种,行距9—12厘米,穴距6厘米,每穴播7—10粒种子,覆土2厘米,其用种量接近条播法。
整果播法是在畦面上刨埯将整果播下,行距9—12厘米,埯距8—10厘米,播后覆土2厘米。整果播法浪费种子,每帘需种700克,每667平方米用种21公斤。
穴播和整果播法,顶土能力强,适合较板结土壤,但出苗密集在一起影响生长,根易扭结在一起,不易移栽,一般不采用。播种后,畦面上覆盖一层枯枝落叶或稻草,以保持水分,防止畦面板结和雨水冲刷。
苗期管理
细辛播种后,当年只长根不出苗,翌年春天在4月初未出苗前,撤除覆盖物,使畦面通风透光,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如遇春旱,可晚一点撤出覆盖物,或撤出后再喷壶浇水,以助出苗。播后第二年,细辛小苗生长较弱,全年只有两片叶,因此必须加强田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在越冬前有条件的地方可盖上一层猪圈粪,以利防寒保墒,又起到追肥作用。在林外育苗可用带叶树枝或旧参帘等搭棚遮阴。
中药栽培:清风消痛穿心莲的栽培技术
清风消痛价格咨询:400-689-6957
我要推广清风消痛 QQ:150955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