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虚证之所以与肝有关,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因为在五行里
发布日期:发布时间:2022-10-09 14:22:39
小儿推拿杨晓:小儿遗尿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疗调护?
门诊上经常会有清风消痛多少钱一盒晚上入睡后不自觉尿床的小朋友前来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为儿童遗尿尿症。那什么是什么是儿童遗尿症呢?有哪些危害?它又是如何治疗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遗尿。
一、什么是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是指儿童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疾病,多数由于儿童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水或睡前、睡中受到较大不良刺激引起,偶然发生,不为病态。若儿童年龄大于3岁,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多次发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则是病态。
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判断孩子是否是遗尿症:
1、患儿年龄≥5岁(5岁作为判断儿童遗尿症的年龄标准虽带有一定主观性但其反应了儿童排尿控制能力的发育程度);
2、患儿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周≥2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发遗尿症的儿童不作病态)
3、对于大龄儿童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夜遗尿的次数。
二、什么情况下,应该带遗尿的孩子就诊?
宝宝在3岁前的排尿反射还是通过脊髓控制,多数宝宝在2~3岁开始接受排尿训练,随着3岁后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他们能够在清醒时控制自己的排尿,但是偶尔尿床的现象依然比较常见。
一般来说,到5岁左右,不受控制的排尿现象会逐渐消失。但有些孩子在年龄较大时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排尿行为,这种现象甚至一直持续到成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遗尿症”。
在临床上,3岁到5岁之间的孩子,如果每周遗尿大于5天,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每周遗尿大于2天,都是应该选择就医的。
三、小儿遗尿的原因
1、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
正常的膀胱排尿的意识是受到大脑的控制,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膀胱已经到饱满状态,要冲动排出,睡眠时大脑皮质接受尿急冲动的区域仍保持功能,但是如果小孩子的神经调节功能发育并不是相当的完善或者出现失调的情况,就会导致出现遗尿的病症。
2、睡眠过深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清风消痛是治什么病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遗传因素
根据病学统计,遗尿是有遗传倾向的,根据医学调查发现,如果爸爸妈妈都有遗尿的现象,其后代遗传的概率有77%,如果父母中只有一方发生,就有25%的遗传几率。
4、精神紧张
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5、膀胱因素
遗尿症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使得膀胱无法容纳正常产生的尿液量。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的儿童其症状表现为,小便较频繁,排尿量比非遗尿症同龄儿童少。
6、
排尿训练不当
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家长训练幼儿排尿的方法不正确,夜间没有定期让孩子起床排尿;
7、疾病的因素
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四、遗尿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临床观察,长期尿床使孩子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易发生外阴部皮炎,冬天因尿床后受凉感冒而影响健康。更应重视的是心理方面和智力方面的影响,性格内向,不爱交往,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不敢参加集体活动。遗尿的孩子易产生多疑胆怯心理、脾气固执,影响孩子正常能力和潜质的发挥。家长对孩子的责备和惩罚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1、影响胃肠系统:孩子经常尿床,会导致孩子出现厌食挑食,使孩子面黄肌瘦或者是虚胖,没力气,容易晕车,将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及供应。
2、大脑神经系统:孩子患有遗尿症睡觉时难以叫醒,反应迟钝,容易暴躁发脾气,睡觉不安稳,而且会导致孩子的记忆力减退没注意了不集中,精神萎靡,影响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育。
3、影响智力发育:孩子如果长期受到儿童遗尿症影响,会导致患儿智力比正常孩子低17%-23%。
4、免疫系统:由于孩子长期尿床,导致孩子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发烧,容易患清风消痛药小清风啊各种传染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5、皮肤关节:孩子经常尿床容易皮肤干燥、过敏、手脚易出汗、腰疼、腿软无力,甚至出现皮肤病。
6、心理方面:如果孩子慢慢长大,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晚上会尿床,会导致孩子逐渐出现羞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等心理,时间久了,引起人格变态,性格内向、孤癖、不合群、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7、发育状况:影响孩子的第二性征发育,如出现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差,严重危及生长发育。
8.影响身高发育:孩子患有遗尿症,会使孩子的身高比正常同龄儿童身高矮2-5cm,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这对孩子一会的成长影响很大。
五、如何进行家庭调护?
1、生活调护
调整生活习惯,要养成孩子睡前排尿,夜间少排尿,按时排尿的习惯;白天不要玩得太疲劳,可根据小儿尿床的时间规律,定时唤醒小孩,形成时间条件反射,逐渐养成夜间自行起床小便的习惯。
2、饮食习惯
晚饭尽量吃干饭,少饮寒凉的汤水,适当限制饮水,不喝饮料、糖水或甜奶,更不宜在晚上让小孩子吃雪糕、西瓜等的生冷食物。
3、心理引导
小儿遗尿症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家长应加强教育、解释,排除孩子的思想顾虑,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应用粗暴、厌烦的态度对待患儿,以免加重小儿病情。尊重患儿的隐私,切不可当众数落小儿遗尿的问题。对于日间遗尿的小儿,家长应与教师做好沟通,避免周围孩子讥笑和孤立患儿。重视心理引导,避免打击小儿的自尊心。
4、加强锻炼
要加强护理,避免受凉感冒。冬天注意保暖,尤其是腰以上和双膝关节。经常感冒、体弱多病常令病情反复难愈,故应加强锻练,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5、合理的生活作息
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后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临睡前不要过分兴奋:应让孩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玩,让孩子过于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或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6、
膀胱功能训练
日间多饮水,并尽可能延迟排尿,促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每次排尿筋骨痛消丸正清风痛宁时有意识的中断排尿,从1数到10,再分次把尿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7、记录排尿日记
指导家长认真记录“排尿日记”,以帮助评估儿童夜遗尿的个体化病情并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
8、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严格清洗外阴、包皮。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粪便堆积在肠道对膀胱造成压力也容易遗尿。
9、激励行为治疗
做一个月记录,家长与患儿一起每日记录患儿有无遗尿发生,无遗尿时画一个红星,并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孩子喜欢的物质。如发生遗尿则画一个三角,记录发生遗尿的时间,与患儿一起分析引起遗尿的可能原因,如白天过度兴奋,睡前饮水过多等,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避免惩罚和羞辱,消除患儿因遗尿导致的愧疚心理。
若以前孩子不尿床的,突然又开始尿床了,就要特别注意是不是有别的问题,如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糖尿病、药物反应、神经异常、睡眠呼吸暂停,肠道蛲虫感染等。
六、小儿推拿治疗遗尿
小儿推拿,主要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特殊手法作用于特定的穴位上,从而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经络的作用,达到防病又治病的一种外治法。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种绿色的疗法,可广泛治疗儿科的各种疾病,并进行保健调理。临床上应用小儿推拿治疗遗尿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肾、脾、肺三脏不足有关,为三焦气机失司,膀胱约束不利而引发,中医药内外合治可获良效,家庭调护应从固肾、健脾、护肺入手。
1、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真阴而寓元阳,下通于阴,职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小便乃津液之斜,小便排泄与贮存,全赖于肾阳之温养气化。
若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则为遗尿。
2、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膀胱的气化功能也依赖于肺的肃降功能。脾位中焦,五行属土,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
脾肺功能正常,则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肺气虚弱,治节不行,气虚下陷,不能固摄,则膀胱不约,津液不藏;若脾气虚弱,不能散津于肺,则水无所制。
故当肺脾气虚时,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3、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通水道。若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则致遗尿。
小儿推拿杨晓:小儿遗尿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疗调护?
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杨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上一篇:
白水煮鸡蛋一般煮9分钟
下一篇:
清风消痛胶囊包邮:K3国际列车最新攻略来了!教你如何搭乘火车